據《勞動報》報道,僅靠攬件年入百萬?近期,一位80后快遞員的逆襲之路,刷爆快遞圈。勞動報記者遍尋快遞行業(yè)的高薪者,不論是“靠收件年入百萬”,還是月入過萬,這些快遞員之所以能獲得高薪,要么擁有抓住機遇的頭腦,要么“拼”數(shù)量和速度。然而,對于多數(shù)快遞員來說,月入低于5000元,全天12小時,無雙休才是常態(tài)。他們盡管缺乏知識、學歷等文化資本,卻并不缺乏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專家呼吁,按照現(xiàn)代企業(yè)制度的要求,高度關注并持續(xù)改善快遞員的生存狀態(tài)才是正道。 依靠200人團隊每天5000接單量 北京80后快遞經理年入200萬 萬光輝在一張北京城市地圖上標示出他的業(yè)務范圍。昌平區(qū)、順義區(qū)、朝陽區(qū)、海淀區(qū)的大部分區(qū)域都是他的攬件區(qū),覆蓋了小半個北京城。 因為年入百萬元,萬光輝在京城快遞圈里小有名氣。 五年前,萬光輝背著50萬元的負債來到北京,做起了一名普通快遞員;三年前,他接觸到菜鳥裹裹,所在網點攬收件數(shù)量大幅提升,團隊人員從10人增加到200余人,片區(qū)里的消費者和他們很快就打成一片。現(xiàn)在,萬光輝成為百世快遞的一名網點負責人,年利潤超200萬。 “現(xiàn)在我們有200多個快遞員專門負責菜鳥裹裹的攬收件,快遞員每單能賺5-8元,我自己抽成最少,也就幾毛錢,但依靠每天5000單的單量,一個月也有十幾萬。”萬光輝告訴勞動報記者。 從一名普通快遞員開始,萬光輝一步步做到主管、副經理。為什么是他?他說自己把這份事業(yè)“當成自己的去做”。“在我還是普通快遞員的時候,我半夜起來去上廁所??吹綆旆繘]關燈、沒關門,或者有的車子沒推進來,我都會直接去弄好。”他說,憑著這份責任感,自己越來越受到經理的信任??蛻魝儗θf光輝也很信任,每次他去上門取件。客戶都讓他自己稱重,報個數(shù)就行。萬光輝感謝這種信任,經常在重量上給消費者一些讓利。 2016年,網點經理選擇了退出管理,讓萬光輝接替了經理的崗位。但此前經理投入的300萬元并沒有撤出,萬光輝對這位“伯樂”非常感恩。但剛剛接手的萬光輝發(fā)現(xiàn),網點經營的確面臨不少問題。一方面,當時快遞網點的收入主要來自派費,由于快遞公司特有的運營模式,派費不高,導致網點盈利有限;另一方面,快遞員流動性非常高,每單僅1-2元的取件派件費,收入不高的同時壓力很大,經常因為各種問題被罰款。 就在這時,菜鳥裹裹開始在北京推廣,“2小時上門取件”成為許多居民的寄件首選。萬光輝帶領弟兄們加入了這一行列。 “當時菜鳥裹裹還是搶單制,我就動員了快遞員一起搶,攬件單量有所增加,慢慢地形成了10多個人的專門隊伍,只負責菜鳥裹裹的包裹攬收。”到了2017年,菜鳥裹裹為了提升服務體驗,改成了派單制。派到的訂單,就要在規(guī)定時間內取件,才能讓消費者有好的體驗。這是萬光輝的關鍵時刻,他選擇了進擊,把其他網點不愿意承接裹裹訂單的區(qū)域,都接手過來。 現(xiàn)在,萬光輝的團隊有200多個快遞員,其中專職負責菜鳥裹裹攬收件的就超過200人。除去所有成本,萬光輝現(xiàn)在每年賺下的利潤接近200萬元,其中絕大部分是來自菜鳥裹裹的訂單攬收。 滬00后快遞員爬6樓平均19秒 月收入過萬撐起家庭和夢想 全國300萬快遞員,城市的每個角落都有著他們的影子,作為其中一人,如果說萬光輝的高薪故事是因為“天時地利人和”,那么19歲快遞小伙王修賓,則完全是“腳踏實地”。在魔都送快遞,王修賓習慣了穿街過巷、健步如飛,會計算自己上樓的速度:“爬6樓平均19秒”,也會在腦海里模擬出每個包裹送達的時間和路線。“速度要快,嘴要甜。”是他對待工作的七字真言。 早上10點,他騎著公司配備的電動車,風一般地停在了上海百世快遞普陀七部的門口。他已經工作了兩個多小時,休整片刻要繼續(xù)跑9點到11點區(qū)間內的剩下的單子。他看起來很小,有著一張娃娃臉,他騎車的速度很快,因為速度帶來的驕傲感,會讓人覺得他更像個孩子。速度感不僅體現(xiàn)在他騎車,而是貫穿整個取件流程,驗碼、裝袋、封口、貼單,他常常一氣呵成。這邊快件剛發(fā)送賬單,電話馬上打到下一個客戶,“您好,我在15樓,馬上下到2樓,你來前臺吧。” “做我們這行,是服務業(yè),要活潑點,嘴甜,跟人打好交道。”跟保安是寒暄和關心的方式,跟客戶則是從稱呼做起,“30歲左右的都叫姐,50歲的叫阿姨。男的就對應著叫哥,叫叔叔。” 年輕氣盛的他毫不掩飾自己的好勝心,“我就是要么不做,要做就做到最好”,在普陀七區(qū)的30多個快遞員當中,他的取件數(shù)量和速度常年第一第二,緊咬排名的那個人因為“負責的是學校,一下子就能取到幾十個那種。”從去年開始,他確實賺到了平均線以上的水平,一天100多個快件,月收入基本都能上萬。 從早上7點起床,到晚上7點收工,12個小時里王修賓的頭腦里塞滿的是時間、地點、取件。不過工作結束后,他也會盡量抽時間給家里打電話。“最少一周三到四次。” 雖然偶爾疲憊,但家人在背后,他仍然充滿極速前進的動力,也堅信付出就有回報的樸素真理。他現(xiàn)在想的是,能多賺一點是一點,因為積少成多。說起未來的長遠打算,王修賓說,“可能承包個站點,現(xiàn)在還在四處看,暫時沒有合適的。找到合適站點的話,找十個八個人過來一起干不是問題。” 無底薪成為行業(yè)標配 每天工作大都超12個小時 月入百萬,這一收入在金融、IT行業(yè)里或許并不少見,但在快遞行業(yè)圈里仿佛屬于“神話”,即便是月入過萬,好像也只能在“雙十一”期間才有機會實現(xiàn)。那么普通快遞員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呢?記者詢問韻達、順豐、天天、圓通等幾名快遞員,得到最多的答案是:“每月有六七千元。”無底薪成為行業(yè)標配,而除了順豐可選擇公司繳納三金,其他幾家快遞公司均不繳納。 根據國家郵政局年初發(fā)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,多數(shù)快遞員的月收入仍然在5000元以下,盡管在“雙11”期間快遞員的收入普遍提高,但大部分也不超過萬元。 那么是這些月薪不高的普通快遞員不努力嗎?答案顯然不是。實際上他們的付出也很多,每天工作基本超12個小時,無雙休幾乎成為工作常態(tài)。“從早上7點開始攬件,差不多到晚上19點下班。這還不是重點,重要是有攬件訂單來了,我就必須盡快趕過去,超時就要罰款,但我管的這個片區(qū)又特別大,所以來回跑、爬樓等,全都是體力活。”有快遞小哥直言。以京東快遞員為例,常常早上6、7點就已經開始拉件、派件,而最晚要到晚上9點多。 記者了解到,從快遞員工作的流程來看,早上一般都是到快遞集聚地搬運快遞,同時將各大片區(qū)的快遞按區(qū)分批分化,然后快遞員按自己領到的片區(qū)快遞去運送。一般上午都是卸貨,而下午都是快遞員去送貨,忙的時候快遞員一般都會送到晚上的八九點。 快遞小哥每派一單賺1元-2元錢左右,收一單至少是運費10%—30%的提成,因此,快遞員收入和辛苦程度并不一定成正比,關鍵還是要看分到的“片區(qū)”。如果分到寫字樓集中,或者淘寶賣家集中的“好片區(qū)”,那么有可能集中一個地方就能收很多件,既有數(shù)量也相對省力。但如果是居民居住密度較高、特別是老年人居住較多的片區(qū),那么就多以派件為主,不僅提成相對較低,體力和精力也會更累。 重視行業(yè)“過勞”現(xiàn)狀 持續(xù)改善快遞員生存狀態(tài) 根據國家郵政局調查,快遞員的主要壓力來自多方面,包括工資福利低、客戶不理解、工作時間長、社會認同感低、快件難送、升職難等。從職業(yè)感受看,35.8%的快遞員認為這份職業(yè)有前途,值得干下去;43.35%認為還需要干一段時間再說;20.85%明確認為目前只是過渡,以后還會跳槽。 根據快遞行業(yè)現(xiàn)有普遍“無底薪”的薪酬制度,從某種意義上講,快遞員要想得到高薪,是用高強度勞動和高風險運轉“拼”來的。 電子商務特約研究員、現(xiàn)代物流專家李曉曦律師指出,這恰恰暴露出勞動力市場計件分配之下的種種潛在危機,也警醒著快遞行業(yè)亟須在法治軌道上提升運行水平。勞動法中其實已經明確規(guī)定了,“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。”所以,如果快遞員無雙休是常態(tài),那么這種模式的工作狀態(tài),實際上已經違反了法律的規(guī)定。 他指出,在一個“讓勞動更有價值”的現(xiàn)代社會里,一方面要加快形成合理的市場分層和理性競爭機制,依靠先進的分揀技術、科學的內部管理、完善的運行規(guī)則來提升快遞質量和服務,加快從粗放型發(fā)展向精細化發(fā)展轉型,讓消費者在充分選擇中感受到快遞的便利和服務的尊嚴;另一方面,要按照現(xiàn)代企業(yè)制度的要求,高度關注并持續(xù)改善快遞員的生存狀態(tài),不僅要注重工資待遇、權益保護的落實,而且應重視企業(yè)文化、人文環(huán)境的營造,從而使每一名快遞員干活有奔頭、奮斗有希望、發(fā)展有前景。 “提升快遞員的薪酬待遇,完善他們的社會保障,給予他們更多的制度護佑和人文關懷。只有讓快遞員更有‘獲得感’,才能吸納新鮮血液的加入,推動行業(yè)發(fā)展。”李曉曦說。 記者注意到,針對快遞員工作、生活中面臨的諸多問題,近來多地開始采取針對性解決措施。上海市日前出臺快遞員等靈活就業(yè)群體工會會員專享基本保障政策,專享的四類保障范圍為:住院補助金、特種重病保障、意外傷害和重殘保障、疾病身故保障,個人最高保障金額達9.08萬元/年。 而面對繁重的末端配送壓力,近年來不少地方開始嘗試智能快遞柜、驛站等新型配送形式。與此同時,依托于淘寶和閑魚上的發(fā)貨,菜鳥裹裹的寄件服務衍生發(fā)展。每單12元起,快遞員2小時上門取件的模式,于用戶,能用錢買時間和服務,于快遞小哥,有了多勞多得的可能。 |
||
|
||
關于我們| 聯(lián)系我們| 精英招聘| 版權聲明| 法律顧問| 廣告服務| 站點地圖
Copyright © 2018 CNW56 Interactive. All rights reserved. 木木營銷策劃(重慶)有限公司(物流網)版權所有. 渝ICP備18008430號-4